核能目前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能源,但人类目前无法完全掌控核裂变技术。它只能通过核裂变原理获取能量。因此,核能仍然是一种尚未掌握的能源。
此外,绝大多数核反应堆都会产生核辐射和核废料,影响工作人员和附近的生活。除非人类真正控制核裂变或完全消除所有辐射效应,否则核能的使用将需要受到限制。
为什么没有核动力飞机?
目前,人类主要用于航空母舰、潜艇等需要更多能源的地方。即便如此,在移动物体上携带核裂变反应堆也是非常危险的,工作人员不得不面对核辐射。
虽然核反应堆会进行特殊处理以避免辐射泄漏,但它们仍然不能完全安全。飞机等交通工具消耗的能源并不多,使用核能会承担更多的风险。
目前,一般使用核能的航母、潜艇,甚至太空探测器,即使发生事故,也不会对人类住区造成严重危害。但是,如果搭载核能的飞机遇到危险的坠地事故,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。
在海洋中使用核能,即使核反应堆出现问题,也可以暂时用海水冷却;如果太空发生事故,核反应堆不会对地球产生影响,但核动力飞机在地面坠毁时会爆炸。
每架飞机的飞行时间都不长,消耗的能量很少。乘客无需承担辐射风险即可安装核反应堆。
最重要的是,很多普通人也都知道辐射的危害。
如果有核动力飞机和普通飞机,绝大多数乘客肯定会选择普通飞机,以确保自身安全,而飞机作为交通工具,需要消费者继续存在。
因此,核动力飞机既不安全,也不被消费者接受。自然不会出现核动力飞机。
核能未来可能成为主要能源:
虽然短期内不会出现核动力飞机,但随着地球化石能源资源的减少,核能变得越来越重要。
核能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,其安全性必须得到保障。因此,人类未来核能发展的主要方向很可能是空间。在美国近期签署的航天政策指令中,核能被明确确定为未来航天发展的核心。 NASA也即将在月球上进行核裂变实验,未来还将在月球上建造核电站。
许多外星探测器也开始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来维持自身温度,这样它们就可以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继续工作,提高太空探索的效率。
但是,使用核能会面临相应的后果。
人类发射到太空的核能探测器可以长时间工作,但如果探测器被遗弃,核燃料也会被丢弃,以后很难回收,会对人类造成污染外星环境。
特别是在探索火星这样的行星时,人类几乎一无所知。地球上会有微生物吗?核辐射会彻底改变地球的发展吗?这些都是未知数。
核能是人类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方式,但在人类完全掌握核能之前,需要对其加以限制,否则滥用核能可能会让人类永远失去家园,甚至失去机会登陆其他星球!
Copyright © 2021 《核动力工程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